湖南大学卢健松演讲 | 粗与精:当代乡村人居建设的态度选择
近日,2022健康宜居与低碳城市国际论坛暨第十二届园冶高峰论坛分论坛之乡村人居环境高质量建设论坛在绵阳师范学院举办。此次论坛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举行。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卢健松教授发表《粗与精:乡村人居建设的态度》演讲,他从巴西混凝土建筑的演变特征入手,结合自身的项目案例分享,认为中国当代乡村人居建设在不断强调提升建筑本身的建成品质的同时,更应该用“高质量的建筑设计思维”来适当弥补施工和材料方面的不足。
过去十几年乡村建设的发展是最快的,已经走出了2005年刚起步时的茫然。乡村建设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各种各样的配套,也诞生了层出不穷的作品,但是在乡村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方式来推动乡村的高质量建设?
精致与粗糙的中国乡村建设
乡村建设发展初期,受制于当时技术和经济的制约,会有一些粗糙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在今天的作品当中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是精细或者称之为精致。
那么这种精致是不是乡村发展最好状态?或者说是不是我们进行乡村建设的时候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
案例分享:
01 玉湖完小
地点:云南大理
设计师:李晓东
作品时间:2005年
分享感受:虽然这个项目是2004年完工的,现在看起来依旧非常生动,并且非常有力度。其中的一些细节用今天的标准来看,虽然没有那么精致,甚至可以说有一点粗糙,但是正是这种粗糙的感觉传达给人们乡村本身应该有的力度和朴实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在今天的乡村建设中正在慢慢消失。
02 毛坪希望小学
地点:湖南耒阳
设计师:清华大学王路
分享感受:作品其中的细部设计栏杆部分当时采用的是一个铁艺的立杆,然后把剖切开的木板上用螺栓直接拧在上面,保留了乡村建设中粗糙的力度。二楼的立面处理上,采用的是一个外挑5厘米的混凝土边梁,它可以直接把木质的建筑的立面搭在上面。木板上面的收边也非常简单。当地的农民就用两个马钉把它直接勾上去了,然后用一根横木收了一个边。
我们回看这些作品的时候,会发现它们的设计非常简单,但是非常有效,效果也非常生动,这是今天我们应该学习的。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更多的乡村建设的案例都是这种类似于城市中咖啡厅的设计风格,我把之称为“把咖啡厅搬到了乡村”,它本质上讲已经没有太多乡村的风貌,给人的感觉是太过精致。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乡村建设中的很多民宿、酒店、公共建筑也正在往这个精致化的方向发展。但是我认为中国的乡村和城市相比差异很大,包括东部和西部、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因此,每一个地方的乡村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或许在某些已经发展起来的乡村是适宜的,但不应当作为中国乡村整体推广的一种方式。
对于大多数地区的乡村发展而言,并不是说做得精致、投入很高、设计成果非常棒的建筑作品就不好,而是在今天不断强调提升建筑本身的建成品质的同时,更重要的应该是用高质量的建筑设计思想或者思维来适当的弥补施工和材料方面的不足。
巴西混凝土建筑的演变特征带给我们的启发
19世纪20年代,巴西从欧美引入了混凝土这种材料。巴西混凝土建筑的演变大概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29年到1936年,在这段时期,巴西的设计师更多地是用混凝土去模仿各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包括木建筑、钢结构建筑。1936年柯布西耶受邀访问巴西。那个时期巴西的混凝土建筑中,钢筋外面包裹混凝土的厚度要比别的地方要薄,受法规的影响,产生了一种风格非常轻薄的混凝土建筑。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1979年。之后,随着法规的改变,这种轻薄风格的混凝土建筑开始慢慢消失。
到了1961年1962年的时候,巴西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那就是以圣保罗建筑与规划学院的院馆为标志的钢筋混凝土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一直发展到今天。
巴西混凝土发展的第二个时期,建筑作品呈现出体量非常轻盈,形态非常自由的特点。阿方索·雷迪和奥斯卡·尼麦耶成为那个时代最有名的代表性人物。
在此期间,特别是在1953年前后,这种轻薄的混凝土建筑受到了西方建筑师的批评,巴西的建筑师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找到一个适合当地建筑风格的策略?
1962年以后,巴西混凝土展现出“精巧的结构设计,糙的现场施工” 的特征,包括阿蒂加斯、洛查等四位建筑师成为当时的代表人物。这就是以巴西圣保罗为中心兴起的保利斯塔学派,一个非常松散的一个团体。1962年到1969年,阿蒂加斯完成的圣保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是这个流派的代表作品。
这栋建筑呈现出一个特别奇怪的特点,那就是上面重、下面轻,造成一种极度的反差。它的柱子非常有示范性,设计师把轻薄的混凝土的片围合起来,延伸下来,和底下的柱子连接成一个倒三角。这种几何形式隐含着一个暗藏的线索,延伸下来,柱子的轮廓线像一根针一样的聚集地表,造成一个非常厚重的建筑形体用一个很细的脚立站着的感觉,看上去非常轻盈。
这种设计方式非常典型地强调了那个时期“精致设计,粗糙施工”的特点。这是由于巴西当时缺乏技术工人造成的。当地的建筑师以非常高的创新能力,弥补了这项不足。
这种以高质量的设计弥补在资源、施工以及环境不足的方法,是一个非常好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很多行业,包括我们很多场合下的建筑设计应该都有启发,特别是对于中国当代的乡村建设。
中国当代乡村建设的理念:复杂的专业技术+粗糙的施工
我们今天大部分的乡村尤其是在一些老少边穷的地区,施工技艺包括施工设备和施工能力都无法和大城市或者发达地区的乡村媲美,因此应该尝试用另外一种语境来看待我们的乡村建设,这就是“复杂的专业技术+非常粗糙的施工”。有的时候我们会认为是施工的不完美造就了建筑的不完美,其实建筑师应该勇敢的去面对施工的不完美,争取在技术不完美的条件下,完成完美的建筑创作。
这就是涉及到我们对精细和粗糙到底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平衡?
案例分享:
项目场地位于花瑶的大山里,路边有一条公路。为了让美术学院的学生在这里画峡谷的风景,我们在这里设置了这样一个小小的观景平台。观景平台出挑在一个梯田的上面。这些白色的墙是农民后来自己修的。大家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因为缺少资金,这些墙的细部的油漆涂抹得非常随性,甚至连防锈漆都直接喷到了边上,非常的粗糙,所以后来我们把它刷白了,用花瑶人帽子的图案装点了一下。
设计之初,一方面考虑了景观特点,另一个方面也回应了使用需求,所以我们把它设计成阶梯状,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坐在一个大概一个1.8×1.8米的平台上写生,正好1-2个学生一个写生平台。平台逐级跌落,前后的学生也不会受到遮挡。
同时我们也希望它能有一种像一只鸟轻轻落在梯田上的感觉。因此做了一个大的平台,然后是一个小的钢楼梯,从平台上面接下来有一个螺旋的楼梯,学生就可以站在这个平台上看到周边梯田的景观。
观景平台下面是一个小的厕所,没有去做雨水管,我们把雨水逐级跌落在屋顶的玻璃上,然后顺着流下来。
施工完成以后,在现场,一个特别明显的感受就是“粗糙”。一方面抹灰特别毛糙,另一方面做工粗糙,有些部分因为直接拆模,拆了以后也没有再去修补,没有粉刷;油漆也很粗糙,可以看到这些出挑的部分,铁艺喷漆直接喷到混凝土上了,也没有做任何处理。
看到这样的作品,心里真是不舒服,为自己的决策或者督造中的失误感到懊恼。但是,项目建成以后,当地的老百姓反应非常好,游客也特别喜欢,去过现场的志愿者们也很喜欢,是他们经常打卡拍照的地方。
规划简单+建筑精细
联想到巴西混凝土的发展历史,我们在这个反差中有了一些些启发。
首先这个项目的混凝土也比较轻薄,它的形态比较夸张,在当地的施工条件下,难度很大,因此整体来讲施工的精度不是很高,形式上是较为夸张的,但它整体所呈现出的品质,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并且和当地的人文产生了对话。那么,我们曾经非常强调的精度到底是什么?
我们曾经认为,“简单规划+精细节点”可以提升一个地区的发展品质以及发展潜力。依据我们的经验,2-3个高品质乡村建筑的案例,可以提升整个村子的面貌,凝聚当地人的情怀,催生当地的发展,吸引外部资金,最终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信心。
我们曾经谈到过,有别于乡村一般建筑的精细,可以创造一种“势差”,依托这种“势差”可以把新的技术、材料经验传播开去,使其成为乡村发展的一种动力动力。但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发现,也不能忽略施工“粗糙”带来的启示。我们发现,其实有时候粗糙也会变成一种力量,正是它本身的这种“粗粝”加上设计本身的“深度”,才能成就成就一种能融入当代乡村自身发展的适宜技术,一种深层推动力。
在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农村,不管我们怎么努力,都很难做到高质量的施工,因此我们必须面对和接受这样的现实,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努力。
在后来很多项目中,我们都试图保持了乡村的一种粗糙。从现代建筑学的视角来看,这些实践还有很多的提升的空间。我们在设计中会应用很多现代建筑的技术手段,并试图寻找一种和乡土融入的过程,从整体上来讲,它可以为这个地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助力和推动的作用。
以设计的全方位提升实现高精度的发展
当下,高质量的乡村建设,在短期之内不一定能依靠施工的高精度。在施工上产生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不足,或者成为瑕疵,完全可以用一种设计的精度去弥补。而设计的精度是建立在对当地人生活的观察,对他们情感的关注以及对设计对他们的态度之上的,也受制于我们自身的专业素养,对材料特性的把握,对形式感的领悟。
因此,乡村高质量的发展,不应该等同于简单的精细化,或者简单的施工品质提升。高精度的发展应该是由设计的全方位提升来实现的低造价、适宜材料、适宜技术综合起来的,以设计精度和设计品质提升为目的的发展模式。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第十二届园冶高峰论坛更多详情。在线观看论坛实况,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END————
“沧州运河活化国际设计师竞赛”
火热进行中
以城市之形思考
微信:chlaweb
网址:www.chla.com.cn
电话:010-64450203
18500787853
邮箱:editor@chla.com.cn